情绪,是主是仆??

电影《脑筋急转弯 Inside Out》点评

作者:黄麒俊

“亲爱的,我想要跟你分手。”
“为什么?我做错了什么吗?”
“没有,你很好。”
“那问题在哪里?”
“问题是:我没有「感觉」了。”
“那我能做什么,让你找回「感觉」?”
“「感觉」没有就没有了,做什么都没用了。”
“为什么会这样?!”
“很抱歉,其实我也不想的。但是「感觉」就是不在了。”

我相信这段对话是现代人很典型的分手台词。这样的概念就好像是情侣因着地心引力而堕入爱河。若没了引力,何来堕入?没了引力,你我又能做什么?「感觉」正是众多情侣堕入爱河的引力。它虽然不像地心引力持久不变,但却像地心引力一样,那么有决定性,甚至有更大的影响力。这「感觉」的意思暧昧模糊,其动态也无法掌握,然而对现今的人而言却十分真实和绝对。

《脑筋急转弯》(Inside Out) 这部电影里头把人们对「感觉」的重要性表达得淋漓尽致。这电影故事是在述说:五个被人格化的「情绪」(Emotion)(乐乐、忧忧、怒怒、厌厌、惊惊)如何主导着一个十一岁的女孩莱利去面对不理想的新环境。这部电影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情绪,因此导演找了一些在研究情绪上具有权威的心理学学者克特纳 (Dacher Keltner) 作电影的科学顾问。整个电影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心理学概念,体现出现今社会的多元主义。这些心理学概念其实繁琐复杂,但这部电影将它们简化,并且藉着具体图像,按照孩童能够理解的层度,把它们表达出来。区区一部儿童动画电影就足以让孩子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心理学教育,塑造一套多元的心理学思维,培养他们成为心理学的「门徒」。

整个故事有一个很明显的概念:人的思想与举动是由我们的情绪所主导的(克特纳的核心理念)。这五个被人格化的情绪是彼此独立的个体。他们各自都有独特且强烈的个性以及思想倾向。因此他们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见解,对相同的刺激有不同的回应。他们这五个个体是在指挥部 (Headquarter) 工作的,主要的工作就是「指挥」。而他们是透过操控台 (Console) 来发号司令。理所当然的,他们在执行工作的时候难免会彼此争斗,因为他们都试图要按自己的意思来引导莱利。简单来说,这五个彼此独立思想的个体同时试图操纵着一个人。从这样的观点来看,莱利的思想与行动不是出于自己的,乃是出于他心中那我行我素、难以捉摸的情绪。很自然,这会带给我们一个结论是:我所做的不是我做的,乃是住在我里头的「情绪」做的。

此外,导演试图要借着故事的情节来纠正一般对情绪的传统看法。虽然这五个「情绪」思维行事都非常独特,也试图找机会来表达自己,主导指挥。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先存的共识,即莱利应该要快乐。他们都认为「乐乐」当有最大的主导权。这样的信念更是「乐乐」所执着的,因此,「乐乐」非常害怕莱利经历忧伤。「乐乐」对「忧忧」的参与和存在感到非常困惑烦恼。为了莱利的快乐,「乐乐」试图限制着「忧忧」的活动,甚至想要抛弃「忧忧」。但是故事的转折点是「乐乐」在「记忆垃圾场」(Memory Dump) 中的时候,他以忧伤的心情看着记忆球 (Memory Orbs) 的那一刹那,他便恍然大悟,领悟到了:「忧伤带来安慰和帮助」。导演要表达的是:不同观点角度带来不同的亮光,要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。[1]

其实从电影制作动画家们对「乐乐」和「忧忧」的外表设计,试图带出一些信息。他们设计「乐乐」身上发出微微的蓝光。这微光确实在突显出「乐乐」的重要性,它毕竟是第一个出现在莱利里面的,且是以星星的姿态出现,拥有最大的能量。但是这光的颜色却是与「忧忧」的颜色相同。这个故事明显的主角是「乐乐」,但是隐藏的主角却是「忧忧」。其实他们想要表达的是卡尔•荣格 (Carl Jung) 的阴影概念 (shadow concept)。阴影是指人格里一些被压抑以致无法得知的面向,这些面向通常被视为负面的。「忧忧」是「乐乐」的阴影,因为「忧忧」与「乐乐」是相对的情绪。[2] 这也就是为什么「乐乐」试图限制「忧忧」。但是根据荣格的概念,人格的完整性是需要全方面的自我接纳,包括接纳自己的阴影。因此「乐乐」不能没有「忧忧」,因为没有的「忧忧」的「乐乐」就不是「乐乐」。他们不是彼此对立,反而是彼此相依,是一体的两面。简单来说,他们之间的互动在暗示观众:要接纳与你完全相反的人。

故事的高潮就是在「乐乐」真诚地把主导权交给「忧忧」的时刻。「忧忧」让莱利释放出心中压抑已久的忧伤,带来父母的接纳和安慰。这样的经历产生出核心记忆 (Core Memory),这核心记忆混合着忧伤与快乐,最终建立莱利的个性。其实导演想要表达的是:压抑其他情绪而带来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,真正的心理健康取决于所有情绪的自由表达。每个情绪都有它存在的目的,没有一个情绪是比另一个情绪优越。我们不可以批判情绪,而是要让情绪自由地表达出来。因此「乐乐」的错误在于不包容「忧忧」。简单来说:要包容人所有的情绪。

以上的概念不但符合荣格,也符合卡尔•罗杰斯 (Carl Rogers) 的概念。他提倡心理健康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 (fully functioning person)。这样的人会向各样的经历敞开,能够接纳正面与负面的情绪,不会去否定负面情绪,反而是去克服。此外,莱利的父母也提供了罗杰斯所提倡的理想成长环境的基本条件。这条件是自我一致性 (congruence)、无条件的爱与关注 (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)、同理心 (empathy)。在莱利的父母心中,莱利应该是个开心的孩子。这无形中为莱利带来压力,以致于他试图要符合父母亲的标准,但是事实上他并不开心。这样的不一致性 (incongruence) 导致莱利差点离家出走,最后是父母无条件地接纳与同理,给莱利安慰和快乐。当然整个故事的圆满结局也在告诉我们,情绪全面且自由的发展,引导莱利做出正确的决定。这也是罗杰斯的基本原则之一: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。

弗洛伊德 (Sigmund Freud) 的潜意识学说 (Unconscious mind) 也是电影的内容。莱利因着父母所给予的期待与标准,压抑心中那些不被父母接受的慾望、想法、情绪和行为。这些事物都压抑在莱利的潜意识里头,使莱利的生活受到影响。而当这些处在潜意识的活动浮出台面的时候,莱利就释怀了。弗洛伊德认为人有天生的慾望需要被满足,且满足慾望是合理的。但是因为社会各式各样的标准,导致这些慾望无法得满足时,人就出现了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。弗洛伊德提供的解决方案就是:放下「标准」的枷锁,释放被压抑的情绪和行为。以这个故事为例,莱利的标准是:成为开心的孩子;他所压抑的情绪是:忧伤。

以上所提到的人物都是举足轻重的心理学家。若以上的分析是正确的话,这部鼓吹「包容」的电影,「包容」了许多心理学家的理念与思想。然而我必须承认,尽管我的分析多么有道理,它们却不核心一致。因为这部电影并没有鲜明和单一的心理学立场。或者准确的来说,每个立场都有其独特性。以为这部电影只有单一的心理学家的理念,这样的假设是不合理的。因为克特纳显然不是任何一位心理学家的忠实门徒。这种多元性导致其立场暧昧模糊,披戴着「包容」的虚假面具,背后的目的是为了模糊视线、除去界限、叫人无法分辨。尽管如此,这个电影有很明确的信息:人是由情绪所主导。此外我们应该抛开各样的标准和成见,让每个情绪自由地表达流露,好叫人能够达到自己的幸福和快乐。这应该就是所谓的「感觉至上」。

「感觉至上」的概念要求我们把主导权和权威都交于感觉或情绪,让情绪自由主导,让情绪免受批判。你我并不难发现,「感觉至上」的信念影响并腐蚀教会各方面的事工。当讲台信息变得模棱两可,福音的绝对性被淡化,神对罪人的忿怒和咒诅被省略,取而代之是以心灵鸡汤为主轴的信息,使人感觉良好,但却在成圣的事情上毫无长进。这也会扭曲教会辅导事工的方向,使辅导员关切情绪的问题,而不是罪的问题。这也会影响教会敬拜的形式和导向,使敬拜成为以会众感官享受为中心,而不是以神的喜悦和荣耀为中心的聚集。这也会导致信徒任意妄为,放纵情欲,因为主导着他们的不是神绝对的圣经真理,而是自己堕落的主观感受与想法。

到了这个时候,我们需要问:圣经如何看待情绪?情绪是主控吗?情绪无对错,不但不可批判,反而要全然包容?首先,我们必须对人有正确的认识。韦尔契 (Edward Welch) 在《都是脑神经惹的祸?》的第二章为我们清楚地讲明灵魂、身体与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。这方面的知识对我们的讨论带来非常大的帮助。圣经告诉我们:「主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,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,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,名叫亚当」(创二7)。这「灵」(或称作「心」、「心思」、「灵魂」)使我们人类成为道德上负责的受造物。这意味着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与永生的神有关,有向着神的取向。[3] 由圣经的观点来看,心被称为「生命之泉」,是由道德来引导全人(箴四23)。[4] 然而「心」与智力的心思却有区别。记忆、逻辑和学习能力属于脑的功能,而不是道德功能。但「心」是道德的舵手,它赋予能力、启发、指引智力的过程。简而言之,「心」是我们的指挥官 。

那身体是什么呢?爱德华•韦尔契说道:「身体是人的生理部分,是可以触摸到的,是那「外在」的人——脑部、肌肉、器官、骨骼和神经细胞。」[5] 而身体是心灵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。关于身体与灵魂之间的关系,韦尔契说道:

身体对全人的独特贡献是,它是道德行为的中介者,而非启动者。就某方面来说,它是心灵的设备,按照心灵所告诉的去执行,它是心灵在这物质世界提供具体服事的工具。身体是道德行为的总结这,而非启动者。它按照心灵的指挥来行事,让心灵在物质世界具体服事的工具。[6]

虽然身体总是服从心灵的指引,但是身体也可以对心灵带来限制、刺激等影响。「心」所做出回应必定会受到这些身体因素的影响,但是身体却依旧无法操控「心」。尽管人的「心」可能会迎合身体的慾望和需求来行事,但这依旧是「心」作出决定来随从「肉体」。那什么是情绪呢?大卫•鲍力生论到愤怒的时候,他表示:

「愤怒」就像所有情绪一样,是整个人的行为。愤怒包含有主动的部分,如思想、态度、期盼、语言和行为,同时也包含更为被动,已察觉到的生气之「感觉」。[7]

爱德华•韦尔契论到情绪的时候,他表示:

情绪是一种典型的全人反应,包括心灵和身体;但是,它们也可能是由心灵或者身体而发的,像是忧郁症,当我们追溯到个人的罪或罪疚感时,它就是由心引起的,。。。也可能因身体的软弱而引起。[8]

他们两位都认同,情绪是一种全人的反应行为,可以由身体或心灵而引发。由心灵所引发的情绪必定带有一些相关的想法、态度、期盼等等,也会对身体带来化学的影响。同样的,有身体而来的情绪,比较偏向于「感觉」,心灵也会因这感觉作出回应。但是这身体而引发的情绪不必然包括在道德范畴里面,然而由心而发的情绪往往带有道德的立场。这方面的分辨若要正确,是需要细心以及长时间的观察。简单来说,我们不该很快地接纳我们的情绪,反而需要对它们作出分析与评估。

以上所要表达的是,情绪不是主控。此外,我们也不应该不加思索地包容或纵容所有的情绪。人的「心」才是人的主控,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人的「心」。尽管如此,人的「心」带人往何处去呢?「心」的功能原本是叫人能够顺服神的律法来荣耀神。亚当夏娃堕落之后,人就全面败坏了,人的「心」也不例外。这败坏的「心」不仅带人远离真神、更是叫人反对真神,放纵情欲,自取灭亡。这是罪人最大的危机。罪人若要脱离这危机,罪人需要全面的救赎,包括他的「心」。

先知以西结预言说:

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,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,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,赐给你们肉心。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,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,谨守遵行我的典章。(结卅六26-27)

这个预言表示:神要救赎我们的心并且赐下圣灵,目的是叫我们遵守祂的律例和典章。我们的新心使我们能够顺服圣灵的律,与心中罪恶的律抵抗,藉着神的话语成为圣洁。圣灵藉着神的道掌管我们的新心,同样的也掌管着我们的思想、情感、言语和行为。换言之,我们的全人需要被神的道所掌管,包括我们的情绪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们需要以圣经来监察我们的情绪,是否得罪了神的律法。透过圣经话语的教导,我们需要克制不敬虔的情绪,履行神的命令,并恳求神赐下合神心意的情感。主耶稣基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挣扎就是我们最好的典范。主耶稣基督在被卖之前,面对了极其重大的恐惧。主耶稣对门徒说:我心里甚是忧伤,几乎要死。然而这惧怕是合理的,也是敬虔的。因他不是惧怕死亡本身,他乃是惧怕那将要倾倒忿怒施行咒诅的神。他这样的惧怕也是出于他对神的深入认识。然而主耶稣在园子里面向神祷告三次,每一次都克制着心中的惧怕,祈求神的旨意成全在他身上。主耶稣求的不是舒服,乃是顺服。主耶稣并没有任由情绪引导他,而是把自己交托在主的手中,求神旨意成全。从主耶稣的榜样来看,信徒极需分辨与评估自己的情绪,并竭力让圣灵藉着神的话语来引导我们,好叫我们全人能够遵行神的旨意。


[1] https://www.nytimes.com/2015/07/05/opinion/sunday/the-science-of-inside-out.html

[2] https://andphilosophy.com/2015/11/07/inside-out-and-philosophy-what-does-it-mean-to-be-okay/

[3] 都是脑神经惹的祸?39页。

[4] 都是脑神经惹的祸?40页。

[5] 都是脑神经惹的祸?42页。

[6] 都是脑神经惹的祸?44页。

[7] 新眼新见,235页。

[8] 都是脑神经惹的祸?48页。

图片取自: https://unsplash.com/@domingoalvarze

Recommended Articles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